午夜美女福利-亚洲综合av在线在线播放-国产一区二区中文字幕-肥白大屁股bbwbbwhd-99精品久久毛片a片-国产无遮挡无码视频免费软件-日本xxxxx片免费观看喷水-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4区-天天操一操-成人毛片大全-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永久免费看一区二区看片-在线|国产精品女主播阳台-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爱爱网-午夜丰满少妇性开放视频-爱爱视频天天干-40岁成熟女人牲交片20分钟-97国产精华最好的产品-去毛片

我國2005-2011年職業病發病情況統計

一、2005年全國職業病發病情況

1、2005衛生部共收到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包括西藏、港、澳、臺)各類職業病報告12212例,其中塵肺病病例報告9173例,占75.11%,塵肺病例死亡966例,塵肺晉期病例963例。截至2005年,塵肺累積病例607,570例,其中存活病人為470,089例。

2、矽肺和煤工塵肺仍是最主要的塵肺病,分別為4358和3967例,兩者共占塵肺病例總數的90.8%;其次是水泥塵肺177例、石棉肺170例和電焊工塵肺148例。塵肺新病例主要來自煤炭行業4477例,占48.80%;其次是冶金行業905例,占9.87%。

塵肺病例數據分析表明,塵肺病發病工齡在縮短。21個省共報告了接塵工齡在2年以下的塵肺病例211例,最短接塵時間不足三個月,平均發病年齡40.9歲,最小發病年齡20歲。1971例實際接塵工齡在10年以下,占21.49%。急性塵肺病集中發生在金礦采挖、石英砂粉碎和坑道工程建設等行業,地區分布主要在浙江、廣西、青海、安徽、湖南、貴州和甘肅等地。

3、各類急性職業中毒326起613例,死亡28例,病死率4.57%。引起急性職業中毒的化學毒物主要是硫化氫94例和一氧化碳72例,分別占15.33%和11.75%;其次是砷化氫44例、苯44例、氨27例、磷化物26例、汞及其化合物19例、苯的硝基氨基化合物17例、鉛及其化合物16例和氯氣14例等。急性職業中毒主要發生在化工、煤炭和冶金行業。

4、慢性職業中毒報告1379例,居前三位的分別是鉛及其化合物中毒589例、苯中毒253例、砷及其化合物中毒119例,分別占42.72%、18.35%和8.63%;其它是正己烷77例、三硝基甲苯71例、錳及其化合物59例、汞及其化合物52例等。慢性職業中毒主要發生在有色金屬、化工、電子和冶金行業,化學性眼部灼傷和皮膚灼傷主要發生在化工行業;職業性白內障主要發生在兵器行業;慢性砷及其化合物中毒主要發生在以錫冶煉為主的有色金屬冶煉行業。

5、其它職業病。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236例;職業性眼病256例;生物因素所致職業病116例;職業性皮膚病128例,;物理因素所致職業病75例;其它236例。分別以噪聲聾221例、職業性白內障177、化學性眼部灼傷79例、布氏桿菌病108例以及化學性皮膚灼傷186例等職業病為主。

二、2006年全國職業病發病情況

根據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共診斷各類職業病11,519例,其中塵肺病是8,783例,占診斷職業病病例總數的76.25%,急、慢性職業病中毒分別是467例和1,083例,各占診斷職業病病例總數的4.05%和9.40%。2006年職業病報告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塵肺病比例增加,2006年診斷職業病病例比例較2005年提高了1.44個百分點。2006年診斷職業病接觸粉塵時間不足10年的占診斷塵肺病總例數的22%,其中不足5年的占11.04%,不足2年的占1.57%。

第二,急性職業中毒還是以一氧化碳和硫化氫中毒為主,主要分布在煤炭行業和輕工行業;慢性職業中毒以鉛及化合物和苯中毒為主,主要分布在輕工、有色金屬、冶金、電子和機械行業。

第三,未成年工職業健康損害嚴重。2006年報告的職業病病例中有643例為未滿18歲的未成年工,其中621例為塵肺病患者。

第四,報告職業病例數居前三位的行業依次為煤炭、有色金屬和建材行業,分別占總病例數的40.92%、12.85%和6.45%。

三、2007年全國職業病報告情況

根據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不包括西藏自治區),2007年共診斷各類職業病14296例。職業病病例數列前3位的行業依次為煤炭、有色金屬和建材,分別占總病例數的45.84%、10.12%和6.38%。

(一)塵肺病。

2007年共報告塵肺病新病例10963例(比2006年增加2180例),死亡病例875例,晉期病例860例。截至2007年底,累計報告的塵肺病例達627405例。在10963例塵肺新病例中,煤工塵肺和矽肺占89.37%。

(二)職業中毒。

1.急性職業中毒。2007年,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報告各類急性職業中毒301起,中毒人數600人(比2006年增加133人),其中死亡76人,急性職業中毒病死率為12.67%。其中重大職業中毒事故(同時中毒10人以上或死亡5人以下)39起,涉及188人中毒,死亡76人,重大急性職業中毒事故病死率為40.43%。引起急性職業中毒的化學物質近60種,引起中毒例數最多的前兩位化學物質為一氧化碳和硫化氫,分別為188例和68例。中毒致死例數居首位的化學物質為硫化氫,急性硫化氫中毒死亡27例,病死率為39.71%。在301起職業中毒事故中,一半以上發生于非公有經濟類型的企業,其中以私有經濟類型企業居首,為135起,涉及307人中毒,占總中毒人數的51.17%,死亡45人,病死率為14.66%。

2.慢性職業中毒。2007年,共報告慢性職業中毒1638例(比2006年增加555例),其中排在前3位的分別是慢性鉛及其化合物中毒849例(占51.83%),慢性苯中毒225例(占13.74%)和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181例(占11.05%)。82.97%以上的慢性職業中毒病例分布在中、小型企業。

(三)職業性腫瘤。

2007年,共報告職業性腫瘤48例。其中,焦爐工人肺癌25例,苯所致白血病16例,石棉所致肺癌、間皮瘤4例,聯苯胺所致膀胱癌2例,砷所致肺癌、皮膚癌1例。

(四)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等6類職業病。

2007年,共報告耳鼻喉口腔疾病等6類職業病1047例。其中,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290例,職業性眼病349例,職業性皮膚病280例,物理因素所致職業病54例,生物因素所致職業病48例,其他職業病26例。

四、2008年全國職業病報告情況

據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包括北京市、西藏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統計,2008年共檢查存在粉塵、石棉、有機溶劑等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115,697家,建設項目7,261項,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861家。根據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包括西藏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職業病報告,2008年新發各類職業病13,744例。職業病病例數列前3位的行業依次為煤炭、有色金屬和建設行業,分別占總病例數的39.81%、13.05%和6.90%。

根據2008年全國職業病報告,我國職業病危害形勢依然十分嚴峻,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一是塵肺病發病居高不下,群發性塵肺病時有發生,發病工齡縮短。2008年報告塵肺病新病例占職業病報告總例數的78.79%。根據各地職業病上報情況,2001年以來,塵肺病新病例占職業病報告總例數的比例均在75.11%以上,最高達到82.64%。2008年各地職業病報告中,診斷塵肺病新病例數超過100例的群體性病例報告有13起。2008年塵肺病新病例平均接塵工齡為17.04年,比2007年縮短2.35年,實際接塵工齡不足10年的有3,420例,占31.58%。二是職業中毒呈現行業集中趨勢。急性職業中毒以一氧化碳、氯氣和硫化氫中毒最為嚴重,主要分布在化工、煤炭、冶金等行業。慢性職業中毒以鉛及其化合物、苯和二硫化碳中毒較為嚴重,主要分布在有色金屬、機械、化工等行業。三是中小企業職業病發病率高。2008年職業病報告數據顯示,超過半數的職業病病例分布在中小企業,特別是69.85%的慢性職業中毒病例分布在中小企業。

五、2009年全國職業病報告情況

據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包括西藏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職業病報告,2009年新發各類職業病18,128例。職業病病例數列前3位的行業依次為煤炭、有色金屬和冶金,分別占總病例數的41.38%、9.33%和6.99%。新中國成立以來至2009年底,累計報告職業病722,730例。

其中,2009年共報告塵肺病新病例14,495例,死亡病例748例。在14,495例塵肺病新病例中,煤工塵肺和矽肺占91.89%。目前塵肺病仍是我國最嚴重的職業病,2009年,報告塵肺病例數占職業病報告總例數的79.96%;塵肺病發病工齡縮短,群發性塵肺病時有發生;中、小型企業塵肺病發病形勢嚴峻,超過半數的塵肺病分布在中、小型企業。職業中毒方面,2009年共報告各類急性職業中毒272起,中毒552例,死亡21例,病死率為3.80%。其中包括重大職業中毒18起,中毒188例,死亡21例,病死率為11.17%。引起急性職業中毒的化學物質近50種,引起中毒例數最多的物質為一氧化碳,主要分布在冶金、煤炭、建設和建材行業。66.74%的急性職業中毒病例發生在小型企業。2009年共報告慢性職業中毒1912例。引起慢性職業中毒的化學物質排在前3位的分別是鉛及其化合物、苯、砷及其化合物,分別為1082例(占56.59%)、208例(占10.88%)和165例(占8.63%),主要分布在冶金、有色金屬和機械行業。2009年共報告職業性腫瘤63例。其中苯所致白血病22例,焦爐工人肺癌19例,石棉所致肺癌、間皮瘤11例,聯苯胺所致膀胱癌11例。2009年共報告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等職業病1106例。其中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24例(噪聲聾居多,達348例),生物因素所致職業病192例(布氏桿菌病190例,森林腦炎2例),職業性皮膚病176例,職業性眼病161例,物理因素所致職業病111例,其他職業病42例。

六、2010年全國職業病報告情況

根據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包括西藏)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職業病報告,2010年新發職業病27240例。其中塵肺病23812例,急性職業中毒617例,慢性職業中毒1417例,其他職業病1394例。從行業分布看,煤炭、鐵道和有色金屬行業報告職業病病例數分別為13968例、2575例和2258例,共占全國報告職業病例數的69.02%。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全國累計報告職業病749970例,其中累計報告塵肺病676541例,死亡149110例,現患527431例;累計報告職業中毒47079,其中急性職業中毒24011,慢性職業中毒23068例。

(一)塵肺病。2010年共報告塵肺病新病例23812例,死亡病例679例。23812例塵肺病新病例中,94.21%的病例為煤工塵肺和矽肺,分別為12564例和9870例;57.75%的病例分布在煤炭行業。

目前塵肺病仍是我國最嚴重的職業病,2010年,報告塵肺病例數占職業病報告總例數的87.42%;塵肺病發病工齡有縮短的趨勢;超過半數的病例分布在中、小型企業。

(二)職業中毒。2010年共報告各類急性職業中毒事故301起,中毒617例,死亡28例,病死率為4.54%。其中,重大職業中毒事故19起,中毒215例,死亡28例,病死率13.02%。報告急性職業中毒起數最多的為化工行業,占21.59%;急性職業中毒人數最多的為煤炭行業;引起急性職業中毒的化學物質涉及30余種,居首位的為一氧化碳,共發生78起175人中毒;病死率最高的為硫化氫中毒,47人中毒,死亡8人。

2010年共報告慢性職業中毒1417例。引起慢性職業中毒人數排在前3位的化學物質分別是鉛及其化合物、苯、砷及其化合物,分別為499例(占35.22%)、272例(占19.20%)和157例(占11.08%)。主要分布在輕工、冶金和電子等行業。

(三)職業性腫瘤。2010年共報告職業性腫瘤80例。其中苯所致白血病49例,焦爐工人肺癌18例、石棉所致肺癌和間皮瘤共10例、聯苯胺所致膀胱癌1例、砷所致肺癌和皮膚癌1例、鉻酸鹽制造業工人肺癌1例。

(四)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等疾病。2010年共報告1314例,其中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47例(其中噪聲聾多達333例),職業性眼病251例,職業性皮膚病226例,物理因素所致職業病225例(其中中暑117例,手臂振動病100例),生物因素所致職業病201例(其中布氏桿菌病159例,森林腦炎42例),其他職業病64例。